本文转自:-河北频道金八号配资
让白衣更洁白 让医疗更有温度
——河北医大一院推进医德医风建设纪实
“能一次遇到这么多大专家给把脉看病,俺真没想到,太方便太暖心啦!”一位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农村的心脏病患者表示。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9个中心连续8天开展多学科联合义诊,医院大厅人头攒动,每天都有多位专家坐镇,为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医者仁心,薪火相传;医风正气,润物无声。河北医大一院在切实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服务广大患者健康的同时,在院内举办医务人员急救技能竞赛、医学人文讲座等系列医师节活动,致敬“医者仁心”,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回望河北医大一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坚实足迹,从制度深耕到文化浸润,从个体自觉到群体践行,一幅以“德”为魂、以“民”为本的医疗文明画卷徐徐展开。这份答卷,既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坚守,更是对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
制度先行 筑牢医德医风“根基防线”
多年来,河北医大一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金八号配资,确保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该院将制度建设作为医德医风的“压舱石”,制定《医德医风教育制度》《医德考评实施办法》《文明廉洁行医制度》等文件,筑牢医者初心防线,构建起多层面、多维度相统一的科学合理、相互补充的体制机制,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医院投诉进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发挥管理、教育、引导功能,降低投诉、纠纷发生;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医德医风表现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直接挂钩,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让“德者有得、失德必究”成为鲜明导向,促使医务人员将规范内化为行动自觉。
医院明确底线、红线,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拓展监督方式,前移监督关口,形成监督常态。该院组织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和行风工作责任书,切实把严的基调、严的标准、严的作风贯彻到全年工作中;针对风险相对较高的部门,深入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
同时开展警示监督,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该院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结合医药领域反腐形势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报告,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年度供应商廉洁购销约谈会,对供应商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常态化开展节前廉洁提醒和警示教育,聘任10名党风廉政监督员,建立起医院纪委、党总支、党支部纪检委员及党风廉政监督员上下联动的监督体系,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以党风引领院风、医德医风向善向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氛围。
文化铸魂 培育医者仁心“精神内核”
医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将文化建设放在医院事业发展的战略性高度,构建以“精致医院”理念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深耕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内涵,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新文化,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理论学习,创新学习形式,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层层推动,该院引导医务人员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创建清廉医院文化,该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展了清廉医院建设系列活动,选树“清廉科室”、打造“清廉阵地”、推进“清廉采购”“清廉工程”“清廉招聘”,推动清廉元素向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渗透,推动清廉思想、清廉文化、清廉制度融入医院建设发展,创建院风清朗、干部清正、医风清廉、患者满意的清廉医院。
通过文化浸润厚植情怀,打造“人文医院”。该院鼓励医务人员在精进医术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邀请知名专家开展“医学伦理”“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课程,引导医务人员既要“看好病”,更要“暖好心”,弘扬和践行崇高职业精神。同时,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设立职工健康互助专项基金,增加职工体检项目,开设“五坊”,提供免费早餐和夜宵,开办子女暑期托管班等,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积极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增强其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实践中,医院将先进典型的挖掘、培育和推广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宣传医大一院好故事,传播医大一院正能量,使医院核心价值理念达到知行统一,提升职工文化自信。近年来,该院先心病救治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中央文明办“中国好医生”、1人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先进个人”、6人获“美丽河北·最美医生、护士”、3人获“河北省医德标兵”……
用心用情 践行患者至上“初心使命”
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细节着手,持续优化就医流程,推出一系列暖心举措。郑重向患者承诺“八个当天”,完成率均超95%,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每季度召开医患座谈会,院领导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认真倾听患者心声;结合季节特点提供“清凉饮”、院内摆渡车等贴心服务。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医院在省内率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本地部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患者服务领域的应用;建立多元化“全预约”系统,患者可通过线上小程序、官方网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便捷挂号,彻底打破传统预约壁垒,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至13分钟;此外,智能导诊、陪诊、预问诊等AI辅助功能全面落地,通过算法优化就医路径,显著简化诊疗流程;作为省内首家开通微信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推动就医模式从“持卡就医”升级为“刷脸就医”,电子结算率稳居省内首位。同时开展送药到家服务3300余次、病历邮寄近3000人次,精准解决患者“最后一公里”需求。这些举措着力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所需、所急、所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让治疗更有温度,患者满意度达到98%以上,实现了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体验的同步跃升。
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二批试点建设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以“脑科学+”为发展特色,依托宣武医院尖峰学科,重点打造神经医学及神经相关学科群。包括王玉平、汤劼等60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入驻,推动学科在管理、人才、技术等全方位与宣武医院同质化发展,成立河北省首家神经疾病会诊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科联盟,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疾病和危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一流的专家资源和优质高端的医疗服务。
围绕“先心病救治”和医务社工志愿者等公益活动,该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医院秉承“公益救治、扎根百姓、薪火相传、不负人民”的精神,二十年如一日,几代医护人员接续奋斗,普查足迹和救治范围遍及全省并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救治先心病患者14000多名,还把爱心救治延伸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率先在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中成立社工部,河北省首家“博爱社工服务站”落地医院,志愿活动贯穿全年。医务社工志愿者总人数超过3000人,推出了“时间银行”志愿者爱心服务系统,使志愿活动有了全新模式。在急诊科、儿科、骨科、健康管理中心等岗位常规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积极开展儿科门诊及病房探访、病房爱心义剪、爱心公益捐书等特色活动。
医道漫漫,初心如磐。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程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以医德医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努力让白衣更洁白,让医疗更有温度、医院更有爱心,不断书写着“守护健康、服务人民”的时代答卷,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河北贡献坚实力量。(王保中、武珊珊)
鼎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